2017-11-05 12:23 来源:未知 责编:佳人编辑
一部非常珍贵非常有料的视频,目前在网上基本上是没有免费资源的,到处都要花钱买,所以珍贵。小编也是找了好久才找到这部作品的真正出处,现在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吧,一起来看看!
获取方式
下载地址:点击下载
剧情分析
用了三天读完《活着》,不得不说,余华是一个冰冷的作家。它赋予了福贵太多的苦难,家境败落、至亲离世、一事无成,还要麻木乐观地活着。又或者,余华是一个过于高尚的作家,他以上帝般悲悯的情怀看待世间的生死、乐苦、善恶,所以他才能那般淡然地写出那么多的死亡,也让主人公福贵说起那些往事时淡然地像在说别人的故事一样。
书名虽然叫做活着,带贯穿全书的全都是死亡,福贵年少时不学好气死了父亲,后来家境败落,没钱看医生母亲病死,大跃进中死了儿子,文革时死了女儿,陪伴他一生的妻子最后也病死了。直到最后,连所有人唯一的希望苦根也死了,只剩福贵自己。我看着书,作为一个旁观者,心痛不已、泪流满面。为什么善良的家珍和凤霞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为什么聪明勇敢的有庆不能健康长大?为什么连唯一的希望也不给福贵和读者留下?直到苦根死后,有一瞬我甚至觉得人生全都结束了,没有光明没有希望。余华,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福贵?他还要怎么活下去?我满心伤悲、满腔愤怒,可是看到后来,福贵他活着,而且很乐观,或者很麻木。后来的他,只为活着而活着。就像余华在序中所写到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
剧情背景
相比余华,张艺谋就温和得多、善良得多了。在有庆和凤霞相继死后,家珍痛不堪言,就像她在凤霞床前说的,她只有凤霞了。可是后来她又有了馒头,聪明、伶俐、可爱,我想这一定就是福贵和家珍所有的希望了吧。有了这个孩子,读者只觉得这家人是太悲惨了,令人伤心,却不至绝望。所以看完这个电影后,我便开始喜欢这个导演,他不仅是个温和善良的人,而且还具有明锐的眼光。《活着》原著中写有庆是被抽干血死的,而电影中却阐述了其具体死因是大跃进;原著中只写凤霞是难产大出血死亡,而电影中却显示了文革中有经验的老医生知识分子被批斗关牛棚,年轻的护士拍着胸脯保证有她们在绝对万无一失,但是面对产妇大出血却觉束手无策,这就表明了对文化大革命的抨击。张艺谋对这两点的补充就更加丰满了故事的时代背景。
内容分享
活着故事开头就是福贵讲述他这一生的血泪史,可是他平和淡然的态度,不止一次地让我觉得他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书中的福贵好像什么都能够原谅。家境败落他能原谅,租个小破屋也过得乐呵;凤霞聋哑他能够原谅,几乎看不出他有多大的悲痛和惋惜;有庆被抽干血致死他能够原谅,家珍一直无法面对春生而福贵他却能;凤霞被人欺负他能够原谅,有庆不能忍受,以自己弱小的力量全力保护风霞,而福贵为了不惹事他也一口吞下;后来凤霞死了,他原谅;家珍死了,她原谅;二喜死了,他也原谅;直到唯一的亲人苦根也死了,他也还是原谅。前几件事情发生只当是无能为力,无论如何还要活着。可是当亲人一个个离开以后他依然麻木地乐观着。我不禁佩服他,如此沉重地活着,他究竟能够承受多少苦难。春生在被批斗导致妻子自杀后,便不堪痛苦死了。相比福贵的苦难,他这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喜欢的话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佳人女性网吧,小编会为大家分享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