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3 11:03 来源:未知 责编:佳人编辑
猎场中相信许多人对罗伊人也是不陌生吧,作为一个文艺女青年书一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猎场这部剧中也是出现了很多的书。
在最新剧情中,郑秋冬贾衣玫分手了,郑秋冬的第三段感情就这样戛然而止了,郑秋冬贾衣玫分手算是意料之中,一段凌驾于利益之上的感情很难走得长远,其实总觉得姜伟对感情线的处理有些模糊,人的阅历与成长不该是女朋友的数量堆砌起来的,感情线到熊青春戛然截止就可以了,一个是心头朱砂痣罗伊人,一个是打拼的工作伙伴熊青春,两段感情泾渭分明,点到为止。也更能让郑秋冬这个人物多些情深义重的气概,三个女友相互纠缠的场景,倒是削减了不少这个角色的魅力。
猎场书单汇总
《查令十字街84号》
作 者:[美] 海莲·汉芙
译 者:陈建铭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05年
《查令十字街84号》是一本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书信集,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汉芙和伦敦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书商弗兰克·德尔之间的书缘情缘。
双方二十年间始终未曾谋面,相隔万里,但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无论是平淡生活中的讨书买书论书,还是书信中所蕴藏的难以言明的情感,都给人以强烈的温暖和信任。
有人说这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爱情,也有人说这只是一个单纯爱书的女人对一个陌生人的信任。
在《猎场》中,还是学生的罗伊人一出场看的就是这本书。之后不久,郑秋冬便远赴广西开始了他糟糕的“事业”之路,自此两个相爱的人天各一方。都说《查令十字街84号》暗示秋冬哥和罗伊人柏拉图式的情感,但二人的关系并不像书中那么温馨美好。
作者海莲·汉芙(Helene Hanff)一生穷困潦倒,大部分的岁月都在曼哈顿岛渡过。《查令十字街84号》于 1970
年首版问世,旋即被爱书人奉为经典。1971 年 6 月 17 日,汉芙应英国出版商之邀,终于飞抵伦敦,实现了她长年以来的夙愿。
这本美国老小姐与英国拘谨绅士间的书信集,道出了两人不同的性情与风格,阅读起来流畅而有趣。它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也在无数电影、广播、舞台中广为流传。
2、《挪威的森林》
作 者:[日] 村上春树
译 者:林少华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2001年
《挪威的森林》是《猎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本书。作为村上春树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恋爱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渡边与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直子和绿字的爱情故事。
《猎场》中,罗伊人说郑秋冬像渡边君,其实对比剧中两个主要女性角色可以发现,罗伊人更像《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学生时代娴静腼腆,多年后再见又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
而郑秋冬的现任女友熊青春则像《挪威的森林》中的绿子,大胆迷人,“简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
小说中,直子最后自杀了,让人替罗伊人最终的结局担心。我对直子的感情同情多于喜爱,她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却又无法自拔。这与罗伊人的人生经历十分相似,她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是《挪威的森林》中广为流传的名言。书中写了很多人的自杀和自杀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日本人的生死观。
作 者:荷塔·慕勒
原作名:Herztier
译 者:陳素幸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年:1999年
这是一本政治色彩浓郁的小说,《风中绿野》是台湾版的名字,大陆版译做《心兽》(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在电视剧中,学生时代的罗伊人看的是台版小说,那时大陆还没有出版。
作者赫塔·穆勒是德国女作家、诗人,1953年出生于罗马尼亚,1987年移居德国。她以写作德裔罗马尼亚人在苏俄时的遭遇著称,20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低地》《沉重的探戈》等。
梁文道曾在《开卷八分钟》节目中介绍过这位作家,称她为“政治作家”,在政治表态上最激烈、最大胆、最敢言的一位。《风中绿野》是她最有名的作品之一,讲述了在独裁政权下,年轻女孩萝拉为了逃避灰暗现实,随意与各种男人发生关系,包括工人、老师。后来她被发现自杀于宿舍。她的朋友不相信她会自杀,成立成立秘密小组调查真相,并与政权势力斗争……
这是罗伊人读的又一本与女孩自杀有关的小说,罗拉为生活出卖身体的经历,也与她和夏部长的关系相影射,让人更加猜测罗伊人最终的悲剧结局。
4、《边走边啃腌萝卜》
作 者:[日] 妹尾河童
译 者:蔡明玲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11年
这本书是日本著名舞台设计师妹尾河童上世纪80年代应朝日新闻社《周刊朝日》之约撰写的旅行随笔。作者以日人饮食生活的原点腌萝卜为线索,从东京都出发,北至北海道,南抵鹿儿岛,西达鸟取,一路品尝了从监狱、寺院直至远洋渔船厨房里的腌萝卜。这是一本很棒的旅行伴侣。
电视剧中,刚工作的罗伊人在单位一边吃泡面一边看这本书。这个时候郑秋冬正在坐牢,并彻底伤了罗伊人的心。看书过程中,她被夏部长的秘书打断,接受了夏部长“换工作”的好意,从此改变了人生道路。
读这本书寓意着什么呢?或许郑秋冬代表着腌萝卜,去过各种地方,最后进了监狱。而罗伊人也从这一刻开始,真正告别过去。与泡面和腌萝卜说再见,迎来“光鲜”的人生。
5、《坎特伯雷故事》
作 者:[英] 乔叟
译 者:黄杲炘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1999年
这是出狱后化身覃飞的郑秋冬与罗伊人再见时,罗总桌上摆着的一本书。尽管书封面被眼镜盒压着,但也根据边角的一些细节和书的厚度,找到了这本书——《坎特伯雷故事》。
《坎特伯雷故事》目前流行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出的“名著名译插图本”,但是剧中却用更早的译林版作为道具,也是别有用心。郑秋冬说她这么忙还有时间看书,那么此时的罗总看的是怎样一本书呢?
《坎特伯雷故事》是英国作家杰弗雷?乔叟的一部诗体故事集,讲述了一群香客到坎特伯雷城去朝圣的路上,为解闷而各人所说的奇异故事。这群人来自社会各阶层,有教士、武士、修女、大学生、工匠等等,他们的故事也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如果你看过《十日谈》,就能找出两者的相似之处。
在所有的故事中,巴斯妇所讲述的故事格外引人注意。这是一位位结过五次婚的女人,她驳斥要妇女守贞的清规戒律,并问道:“女人最大的欲望是什么?”一位因玷污姑娘而获罪的武士回答道:“我的主后,这世上所有女子最愿能控制住她们的丈夫或情侣,做他们的主宰。这是你们最大的欲望。”
相关阅读
以前很羡慕别人用苹果手机,现在的我一点不羡慕了,我很渴望摆脱手机,自己的自控能力超级差,没事就翻朋友圈,我甚至想过卸载微信,可是终究没下定决心。
对于手机的深度沉迷,让我越来越讨厌自己,自己一直和摆脱手机做斗争,可是多少回合下来,自己终究败给手机,自己现在就是手机的奴隶,虽然有时候明明知道自己有特别迫切的事,可是还是忍不住去翻朋友圈,一直强调忍住不看,说了无数次,一次没有奏效,也许自控能力差就是我一事无成的原因,现在之所以要写出来,就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从翻朋友圈转移到每天来简书记录一下自己,就算是流水账,也好过不停的翻朋友圈。
有时候知道自己有必须完成的任务,可是就是拖延到最后一刻,草草了事,结果不如人意,就又暗自悔恨,自己的做事轨迹也是让自己很讨厌,说过无数次从今天开始,如何如何,结果呢,没有一项坚持下来,这次报了英语学习打卡,逼着自己坚持,再来一次承诺,完成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不再浪费时间在微信朋友圈,以后让简书作为自己的朋友,记录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