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5 22:03 来源:未知 责编:佳人编辑
动画电影《声之形》有哪些精彩看点?剧情主要讲了什么?其实这部电影受到了很多人的期待,想必大家一定想知道答案吧!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
首先,对于那些尝试去洗白植野的人表示无语。
依我来看,做这种尝试的人在潜意识中所坚信的一点是,本片作为日漫所希望传达的终极价值观总会是积极向上的,每个人物都有多面性,这么多面中总会有积极的一面或多面。以如此观点再边读原作边自我洗脑,最后自己也强行信服了。
拜托,你为什么就不设想万一作者所希望传达出的三观原本就并不积极抑或是作者的三观可能原本就有问题呢?
首先,先说一下关于有些人以男主“辜負”植野的好意而尝试洗白。这一观点在无论在逻辑上还是伦理上都站不住脚,难道一方对于另一方存在着单相思的情节,对方就一定要回应这份感情?而且被无视后就以泄愤为理由冒犯对方真正在意的人,这种行为还要洗?在被“没有对不对,只有爱不爱”的琼瑶式人情观所支配的人看来,这种行为是理所当然,其实或许也可以被理解吧。(摊手)
我当然不认为男主强行反复道歉,女主强行原谅,然后这件事情就这么在和睦甚至有些没羞没躁的氛围中“圆满”地结束了。
男主确实既幼稚又可笑,曾经那样霸凌过女主,却幻想着简单致歉就可以忘却自己曾经的罪孽(认为未成年人的三观尚未完全形成而否认霸凌是罪孽的人请随意),与女主就这么和解。不过,我也并不认为男主在此处企图利用他认为的女主的圣母(并非贬义,而且其实有可能也并不是,下文会提及)心态,毕竟电影的主线剧情是男主的所谓自我“救赎”史。然而,如果,我是说如果,剧情真的在男主买章鱼烧那时就结束了,那么这部电影就确实与那些肤浅的圣母(此处为贬义)片没有什么两样了。
?
于是,就有人以植野在提示众人这件事情不应该就以如此“过家家”式的结局就此结束为由,为植野洗白。
EXM???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植野开始数落川井与佐原的不是,应该是在川井曝出男主曾霸凌女主的黑历史之后吧?你确定植野是真正在为完全且正确地解决这件事情才摆了这么一出?你忘记植野曾感叹过在她看来如果没有女主,那些在我们局外人看来明显就为虚伪所充斥着的关系就会安心与信赖地一直维持下去吗?她在主线剧情中再次抢下女主的助听器,殴打女主甚至在女主伤到了手臂后仍无一点怜悯之心,某些人竟然对她的这种所谓的“心直口快”产生了好感?上述这种人真是活该受家暴一生。
婊子这种存在,永远是会被越洗越黑的。
讲真,在我看来,男主救下女主,才可以算作是“勉强地弥补了自己曾犯下的罪孽”。
没错,仅仅是“勉强”。
而且,在主线剧情之中,男主真的没有再遇到什么真正的来自他人的恶意了。
再浅谈一下关于有些人认为女主圣母过度甚至可能罹患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问题。
我想起前段时间曾在知乎上看到过的一个段子,你在校内遭到了霸凌,你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找来了那位霸凌你的同学,他当面向你满不在乎甚至嬉皮笑脸地道歉。
然后,你敢说“你的道歉没有诚意,我不接受”吗?
你这么说完,你敬爱的班主任老师恐怕要酸你一句:“你有完没完啊,他都道过歉了,你还要怎样啊?”
当然,无论如何,出校门后的一顿暴打基本同样是免不了了。
女主原本在班级中就不受待见,她如果“斗胆”去反抗,在那些同学眼中岂不是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企图祸及全班的不速之客”吗?
你可能会问,既然如此,女主为什么不尝试如多数遭霸凌者一样,淡出人群,安分守己地度日,而反而要与那些霸凌自己的人交友呢?
女主作为在生理机能方面存在障碍的人士,她是多么渴望拥有正常的童年生活且需要下多大的决心才会选择以健全人士相同的方式度过她的国小生活?以孩子对于人情的简单理解,友人应该就是彼此友爱且会帮助自己的人吧。因此,即使遭到了霸凌,她或许仍相信这样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吧。
至于女主会向男主告白,这很有可能是由于女主因主线剧情中男主的行为而转变了对于男主的印象所致。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拥有过悲惨的经历且内心并不够坚强的人,通常会较为感性。女主对于男主作为“加害者”的印象淡化后,会出现好感甚至寄情于男主的情况也并非不可能。
这部作品给我的最显著的印象就是:除男主之外,有罪的人认为自己无罪,无罪的人却认为自己负了重罪。
这种情况到了最后依旧没有改变,而却以所谓男主的自我“救赎”式结局“圆满”地收场。如果作者不是有意喂观众翔的话,这部作品的三观是否属正,某些人自己心里真的就没点B数吗?
最后用一句忘记出处的“名言”作为收尾吧。
“不去行恶,并不是由于行恶者会遭受报应,而是由于行恶本就是不正确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