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9 16:44 来源:未知 责编:佳人编辑
桃夭是复活了吗,所有的巫女都没有灵力了吗,莲妃为什么能换成一颗玲珑石,碧瑶呢,十一醒了吗采倩呢,好多疑问,最后心疼老七,慧儿也赶走了真是孤家寡人了,那么没有子嗣身体也越加不好了大魏的江山谁再来守护。
毓夙以前也听杜金说过,凡人死之后,不管这人生前是不是修行过,只要有功德在身,或者当地的土伯想要留下这个凡人的鬼魂,他就能成为当地鬼差的一员。
然后,这些鬼差会得到一份统一的功法,统一受训,开始修炼适合鬼魂的功法。这些鬼里面如果有资质比较好,修炼又用心的一些鬼,他们修炼到一定的程度,再有一定的运气,就能成鬼仙,马马虎虎也算是成仙了,只要是鬼仙,就能成为阴间的正式职工。
土地公或者城隍在录用鬼差的时候,遇到读书人肯定优先考虑。因为鬼差们不比神仙,会使用神识的很少,办公务、处理文件,还是需要使用文字,那么认识字,会读会写的读书人就比大字不识一斗的文盲更能在工作上协助上司。
这些读书人出身的鬼差,客观地说毕竟见识更多,在修炼上要有一定的优势。他们有所成就之后,被吸收到阎王爷的工作队伍当中,阴间的职工们识字的比例当然就逐渐扩大了。
而天庭标准太高,必须是修成正果,经历天劫,起码要是地仙的水平,才能登上天梯,求见木公金母,在仙人名录上注册自己的名字。就像庄书说的,想要修炼得道,那可真是难得很,专心用功还来不及,哪有几个人还会分出精神去学习文化知识。
并且,每年飞升的新鲜仙人里面起码有一半是妖怪修炼成仙,要求妖怪们认识人类的文字,这也未免太强妖所难了,人类自己还有那么多文盲呢。
于是天庭之中有文化的神仙所占的比例只能越来越少。
成了神仙之后,也有人愿意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去读书识字,不过这样的神仙一来少,二来就算最后那神仙学成了博士,他的工作岗位也早就固定了,天庭里调动是很难的,层层手续,层层审批,还不见得能被批准,这博士神仙调到文曲星宫的可能性约等于零。
至于大神们,比如玉帝,比如太上老君,再比如太白金星,他们肯定都是饱学之士,不然堂堂玉帝都不识字,天庭干脆别开张了。然而这些大神又怎么可能屈尊给文曲星宫干活,高层就算再有文化,也是摆设而已,统统都是白搭。
这么一想,毓夙顿时也很理解文曲星宫的惨淡,怪不得比干老大人两千年来也只凑够了一半的人手,时时刻刻还想着从阴间挖墙脚。日后他几次下凡,估计也不仅仅是为了历劫,历劫历个一次其实也就够了,大概是他发现,他下凡之后培养的人手也能带回天庭,顿时找到了发掘和提拔人才的绝佳途径,于是一次又一次故技重施,直到他不缺人使唤为止。
(碧注:文曲星是民间传说中下凡次数最多的神仙,没有之一。大家可以去查一下,从宋代开始有“某某人是文曲星下凡”这种说法,截止到明朝,公认是文曲星下凡的名人就有六个。还有种不成文的说法是,周丞相也是文曲星下凡……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