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5 15:22 来源:未知 责编:佳人编辑
虽然说黄种人皮肤的底子就是黄色的,但是健康的皮肤应该是白里透红,和发黄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导致皮肤发黄的原因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皮肤为什么“发黄”
作为黄色人种,虽然皮肤底子是黄色,但是年轻时,大部人的皮肤白里透红,红润饱满,很少和“发黄”这个词联系在一起,但是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经历岁月摧残,皮肤渐渐开始暗黄。皮肤看起来变黄,主要有以下3种原因:
◆遗传因素;
◆肌肤糖化问题;
◆皮肤出油多了之后看着暗黄。
针对以上皮肤发黄的三种原因,下文就展开详细分析,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和建议。
遗传导致皮肤发黄
有少部分人群,天生皮肤就黄,属于遗传,如果是这种原因,很难通过后天彻底改变,除非重新投胎再造。不过,虽然后天皮肤发黄不会有根本改变,但是可以通过精心护理,使皮肤不会进一步变黄,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防止皮肤进一步变黄,和第二类皮肤变黄的肌肤护理方法类似,这里就不细说了。另外,这类皮肤,只要选对粉底色号,通过物理遮盖的方式,也可以取得不错的美颜效果。
肌肤“抗糖化”
绝大多数皮肤发黄,都是因为皮肤内部发生糖化反应,形成褐色糖化蛋白质,当这种物质在皮肤内部积累到一定的数量,皮肤就会发黄。因此,“抗糖化”是阻止皮肤发黄的重要方法。讲到这里,很多小主可能会蒙擦擦,“抗氧化”听的很多,“抗糖化”很多人可能第一次听说。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解释一下“抗糖化”。
◆糖化反应(Glycation)的直观体现
法国化学家美拉德L.C.Maillard在1912年发现甘氨酸与葡萄糖混合加热时会形成褐色的物质,化学家把这种反应叫做“糖化反应”。因为美拉德首先发现了糖化反应,所以,糖化反应也称为美拉德反应。国外的一个经典糖化反应实验模型:
在1.0mol/L氨基酸水溶液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1.0mol/L的葡萄糖溶液,在95℃温度下加热3小时。糖遇到蛋白质,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变成褐色,颜色由浅到深。这个实验模型直观体现了皮肤变黄的整个过程。
◆人体内部的糖化反应
人体内部的糖化反应和上面的实验类似,贯穿在人的整个生命活动中。年轻时人体新陈代谢正常,糖分不会多度积累,糖化反应维持在一个正常状态。当随着年龄增长,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加上不规律的生活饮食习惯,人体开始衰老,新陈代谢放缓,体内糖分(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积累过多,就会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通过非酶糖基化反应,最终生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如下图:
◆AGEs对人体皮肤的损害
真皮层内的胶原蛋白被糖化后,胶原质纤维的弹性下降,肌肤张度缺失,导致皮肤松弛,进而形成皱纹;过多的糖分还会使身体的雄性激素增高,皮脂分泌就会跟着增加,导致痤疮的形成;黑色素的生成过程中,糖会使酪氨酸酶变得更活跃,进而增加黑色素的生成,肌肤逐渐变得暗黄。
◆抗糖化成分
在人体内部,抗糖化和抗氧化两个反应其实是糅合在一起的。抑制其中一个就会抑制或减慢整个反应的进程。因此,一些抗氧化成分,通常也具有抗糖化的作用。甄垚在《您的皮肤真的需要“抗氧化”吗?》这篇文章中,介绍了一些抗氧化成分,大部分也具有抗糖化的作用。
其中肌肽、硫辛酸、白藜芦醇是比较经典的抗糖化成分。肌肽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够中和攻击细胞膜蛋白的羰基,防止损伤性交联的形成;肌肽通过与糖的反应来代替体内蛋白被糖基化,这样就可以延缓肌肤的衰老。硫辛酸有着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和络合能力,近年多篇文献有提到对抗糖化有良好作用。
含有这些成分的产品,甄垚讲另外写文章,把抗氧化和抗糖化的产品合在一起详细分析,这里就不列举了。
出油过多导致皮肤发黄
正常情况下,皮肤分泌的皮肤和汗液一起在角质层形成一层油脂膜,保护皮肤的同时还可以防止水分蒸发。外界的光线照射到皮肤上,油脂膜和皮肤的表皮层形成一面镜子,把光线反射出去,呈献给眼睛的是正常情况下皮肤的状态。
但皮肤出油过多时,分泌的油脂和汗液混合在一起,在皮肤表层形成的油脂膜就比较厚,反射光线的能力会差一些,进入我们眼睛的光线减少,感觉皮肤会晦暗、发黄。
另外,分泌的过量皮脂被氧化,会使皮肤变黄。这些皮脂还会和老化脱落的皮屑,空气中大量的灰尘、重金属等污染物,彩妆中的各种粉质等多种成分混合在一起,有点类似油脂混合的泥巴,这时的皮肤会看起来晦暗、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