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9 14:03 来源:未知 责编:佳人编辑
《十八洞村》正是完美地诠释了传统这个词,湘西风格的建筑和民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更多介绍!
尊敬天地,孝敬父母,尊重万物……晴不骂晴,雨不咒雨——施又成提着两桶酒回到十八洞村的时候,哑巴岳父郑重的告诉他这些世代相传的村规。这个祖先和村民喝了绝交酒的年轻人,终于在村人一场热烈酣畅的大酒之后,回来了。
《十八洞村》处处可见“传统”的力量。
杨懒不同意修路占用自己的土地,村民就要跟他喝“血酒”,以后红白喜事村人都不相帮;林场的树被偷,因为放了红布包裹的烟酒和钱,村人便放弃了追究,因为偷“梁”不算偷;发现喜欢的女子,去踩她的脚杆,她若同意,两人便能牵手一路说话……
大到为人处世婚丧嫁娶,小到待人接物约定俗成,敬畏传统,让这一方土地上的人显得更加真实,尽管触目尽皆贫穷,却仍能有恪守底线的精神支持。
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十八洞村》却抛弃众所熟知的表现形式,转而专注情感和精神,去观察与表现当代农民丰富而又敏感的内心世界,观之颇为动情。
湘西群山在朝阳中显现斑斓色彩,大山褶皱里的苗寨风格迤逦,梯田仿佛大块的镜子铺在天空下,而云雾缭绕的村落犹如世外桃源,静谧的安躺于群山之巅。看《十八洞村》,先被这里的风光迷醉,接着,便是被这里的朴实人情所打动。
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十八洞村”因为习大大在2013年的到来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成为全国“精准扶贫”的一面旗帜……其实“脱贫”的过程,也是战胜自然、战胜自我的心路历程。
影片并未大搞政策宣传也没有为谁树碑立传,而是将这些背景信息,掩藏于壮丽风光中,从村人维护传统进入,和观众打“感情牌”,让留守在村里的老弱病残一起,和贫穷“打一仗”。
传统的力量是伟大的,尤其越是落后的地方,传统越能凝聚以及激励人心——离家的游子,背着母亲陪嫁的椅子,走到哪里都不会忘了故乡,而留守的老人,坚守传统,并与荣辱相连, 更是这部影片的用情之处。
影片也是在传统中为现代贫困落后的乡村找出路,“杨家班”从人心涣散到最后携手并进,传统是最坚实的基础,就连来搞扶贫工作的小王,也放弃说教,讲传统摆道理,最终和所有人达成情感上的共鸣。
?那些看似与品行无关的“传统”恰恰是这个民族“立志,立身,立行”的精神内核。大山里的风光几百年未变,这里的传统便几百年不变,农民战天斗地的本质也不变,影片中的几位主人公,也呈现出不同的心态,有深以为耻迎难而上的,也有安于现状以贫困自喜的,更有浑浑噩噩不知所以的。但当脱贫的钟声敲响,他们也终于对改变命运的机会发出了回应,从各自的现状开始,迈出了脱离舒适区的第一步。而远方的游子,也正在归途。致富,并非必须破坏传统,而对民风民俗的保护,就是对民心的最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