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1 16:02 来源:互联网 责编:独家记忆
这次的法院拍卖假包,拍卖的物品的确是假包,但是法院拍卖的是高仿品,也没有存在对市民的欺骗,可是假包再次通过这样的方式到消费者手中,真的没有问题吗?法院因为被执行人处罚款一事,而将她的私人物品拿来拍卖,而且在拍卖的页面也注明了这是高仿品LV包包,更没有欺骗市民的这样的说法,在当天法院把LV假包进行拍卖了,现场就引起网友的质疑,网友的说法众说纷纭。
法院拍卖假包
为了能够将被执行人的物品拍卖出去,法院会将高仿LV包和4500元翡翠玉和1380元的银项链拍卖出去,市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投标,至于是否是真的,只有自己能接受就好了,而且法院也注明了是高仿品,如果对于那些没有说明事实的,有欺骗消费者的知情权的,就会危及到消费者的利益,消费者第一时间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
法院拍卖假包
“高仿不就是假货,这也能拍卖?”法院拍卖假包引质疑,刚挂出5小时,即有超过2000次围观、3次出价,商品价格由350元上涨至450元。法律界人士表示,“高仿LV包”的性质能否成为合法拍卖物值得商榷,且假冒伪劣产品应被行政机关罚没,而不应再流向市场,更不应该通过司法拍卖的方式再次流向市场。据悉,浙江温州瓯海法院曾先后两次在网上的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了一批书画,这批书画落款签章均为现当代名人,但这些书画中有一部分在拍前就已被鉴定为赝品。
法院拍卖假包
当时,曾有法律界人士指责,以公开竞价的形式来拍卖假货,有置消费者个人利益于不顾的嫌疑。 “法院拍卖房子、二手车都不新鲜了,现在连假包也能拍卖了。”20日下午,张晓(化名)提供了一张截图。截图内容显示,河南宜阳县人民法院贴出了一张正在进行的、“变卖”被扣押的“高仿LV包”的公告。
在宜阳县人民法院“司法网拍”上查询发现,从20日上午10时至当晚10时这12小时内,该法院将变卖包括“扣押杜晓琴高仿LV包”在内的5件物品,资产处置单位显示为“宜阳县人民法院”。在这件“高仿LV包”的竞拍页面,法院还贴出了两张能清晰看到带有“LV”花纹和图案等包身细节的大图。
截至下午5时30分,这件“高仿LV包”已获得网友2226次围观,有4人参与竞拍。这件“高仿LV包”原本变卖价为350元,每次加价幅度为50元,当天下午5时30分,这件物品已被竞价至4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