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1 14:43 来源:未知 责编:佳人编辑
《二十二》讲述了日本侵华时期被强征为“慰安妇”的中国妇女现在的生活状态,这个题材牵动了中国人的两点共鸣:对战争的痛恨和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
影片的镜头随着幸存者所居住的地域走遍了中国,将中国众多地域的人文文化也带进了影片中,这种对国家文化的间接概述,也成为这部电影获得高度赞赏的原因之一。带有态度与温度地陈述国家文化,彰显民族情结,事实证明,以上才是当下观众最买单的IP元素。
而投资《二十二》的金天地影视,在更早之前就已经投资或制作了此类作品,如《陆军一号》《马占山之决战江桥》《白银谷》《第一伞兵队》等电视剧。
电影《二十二》
纪录电影《二十二》如其片名所示,记录了2014年初公开身份的22位“慰安妇”制度受害者幸存老人。然而在电影拍摄期间,原定计划3天后将拍摄的海南“慰安妇”幸存者邓玉民老人因病逝世,享年93岁。让这部原本可能是“二十三”的电影变成了《二十二》,邓玉民老人也因此没有出现在电影中。据了解,1939年16岁的邓玉民被骗去日本军营“打工”,后被一个日本军官霸占又抛弃。直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撤退,老人才最终逃回了家。而老人所在的村子,与她一起被强征的60人只回来了不到40个。2001年7月,包括邓玉民老人在内的8名海南“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谢罪、恢复名誉并给予赔偿,但直到老人去世,她也没能等到日本政府道歉和赔偿。
邓玉民老人生前和女儿生活在一起,因为有女儿的照顾,老人的晚年生活还算安逸。2014年5月,《二十二》摄制组到老人家中探望,并和老人约定一个月后再来。但未及一个月,身体状况一直欠佳的老人就因病去世。据《二十二》导演郭柯介绍,按照当时的进度,摄制组还有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邓奶奶家进行拍摄,这时却收到了老人去世的消息,最终还是没来得及将老人留在影片里。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还有老人陆续离世,截至2017年8月电影上映之际,片中22位老人仅剩8位。这一切,正如郭柯导演所言,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老人们年龄太大了,离开的速度太快,快到让我们反应不及。而这,也是当时促使他下定决心拍摄《二十二》的原因。
纪录电影《二十二》在国内上映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慰安妇”问题的广泛关注,将这段真实的历史再一次呈现在大众面前。它不追溯过去的痛苦,不揭示鲜血淋漓的伤疤,而是聚焦于老人们当下的生活,用平静的镜头告诉我们,这些历经磨难的老人如今身在何处,过着怎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悲喜忧乐。
电影中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也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用无比的平静,回应着沉痛的历史。历经磨难的老人们,以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将生命的韧性无限放大,为当下的年轻人提供了思考生活、生命的重要启示。
《二十二》的出现,不仅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慰安妇”这一真实的历史,更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以“慰安妇”幸存者为代表的二战受害者这一群体的广泛关注。也源于其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二十二》受到海外华人、国外文化机构、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