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佳人女性网 www.jrlady.cn
当前位置:佳人女性网 >> 娱乐八卦 >> 影视八卦 >> 影视新闻 >> 正文

著名诗人屠岸逝世 屠岸个人资料及作品介绍

2017-12-17 11:23 来源:未知 责编:佳人编辑 

更多
导读:著名诗人屠岸逝世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去世?最近连着两位大师级诗人先后离世,先是写乡愁的余光中先生去世,昨天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总编辑我国著名诗人屠岸先生也逝世了!

著名诗人屠岸逝世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去世?最近连着两位大师级诗人先后离世,先是写乡愁的余光中先生去世,昨天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总编辑我国著名诗人屠岸先生也逝世了!

著名诗人屠岸逝世是怎么回事

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微博16日晚发消息称,当天下也午5点,著名诗人、翻译家、出版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总编辑屠岸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屠岸原名蒋壁厚,1923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市。他学鲁迅,用母亲的姓作为笔名的姓,名为叔牟。

屠岸历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干部,华东文化部副科长,《戏剧报》编辑部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六、七届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曾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中国版权产业风云人物等。

曾有媒体刊文这样评价屠岸——他就像诗神缪斯派来人间的天使,他每天都在努力地把心中无尽的爱与美,慷慨无私地抛洒给我们。

著名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谢冕,亦曾撰文称赞屠岸。“屠岸先生待人的诚恳、认真、周密、细致是大家都知道的,他对晚辈尤其平易,总是爱护有加。雍容儒雅是先生的‘形’,谦和中正则是先生的‘神’,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让人打内心敬畏的智慧长者”。“诗是他的专长,他的新诗最为人称道。先生于西学积蕴深厚,诗歌创作中对十四行体致力尤多。新诗而外,先生的旧诗功力遒劲,有《萱荫阁诗抄》传世。在新诗人中,他是为数很少的既写新诗又写旧诗的诗人之一,至于先生(用常州话的)旧诗吟诵,已是业内一道漂亮的风景。屠岸先生还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对莎士比亚和济慈的翻译,成就尤为卓著。”

屠岸自幼家学深厚,其母是一位才女,写诗、作曲、绘画、弹琴均有所长,在屠岸还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教他读《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唐诗评注读本》等。

2016年,屠岸接受《解放周末》专访,回忆这段往事,他说:“当时,母亲总是先解释诗文的内容,再自己朗诵几遍,然后叫我跟着她吟诵。我像唱山歌一样跟着吟诵,对内容不求甚解,只是觉得能从吟诵中得到乐趣。母亲教我的是‘常州吟诵’,2008年这种吟诵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是这个‘非遗’的三位代表性传人之一。”

今年3月,屠岸还参加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社65周年茶话会,并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到,自己本来在中国戏剧家协会工作,一直很希望调到人文社来。“文革”中期的1973年从干校回到北京,天上掉下馅饼,没有做任何活动,就分配他到人文社担任现代文学编辑部主任,从此改变了他后半生的生活轨迹,并出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

在茶话会上,屠岸说,“一个国家如果只有物质文明而没有精神文明,这个国家是要亡国的。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理。人文社对祖国的贡献就是把精神文明贡献给中国人民,贡献给广大的读者。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同仁们应该感到自豪。人文社的同仁们谦虚谨慎、努力前行,他们还在努力工作,继续为中国人民提供精神食粮做出贡献。”

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屠岸成为了诗歌的朝圣者。1941年,18岁的屠岸第一次发表诗作《美丽的故园》,随后又陆续翻译了惠特曼诗选集《鼓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诗歌工作者在苏联》、《大臣夫人》等。

此外,他还著有诗集《萱阴阁诗抄》《屠岸十四行诗》《哑歌人的自白》《深秋有如初春》《夜灯红处课儿诗》,以及散文诗集《诗爱者的自白》,文化随笔《倾听人类灵魂的声音》,文学评论集《诗论?文论?剧论》,散文集《霜降文存》,口述自传《生正逢时》等作品。2016年,93岁高寿的屠岸又出版了8卷本《屠岸诗文集》,不仅收录了经典作品,还整理收入了大量集外散篇作品。

相较于其他文章体裁,屠岸一直偏爱写诗,古体诗、现代诗统统包揽,记者早前专访他时,屠岸透露自己床头依然习惯性地放着纸笔,只要有灵感,就会随手记下来,“说不定,第二天兴致来了,就能写出一首好的作品”。

屠岸曾说过,诗歌对自己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他一直保持一个习惯,吟诵着诗歌入睡。在他看来,无论是中国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还是西方的莎士比亚、华兹华斯、济慈,都是对自己生命的慰藉与激励。

“写诗是情感的抒发。”屠岸这样界定写诗的妙处,“如果能将内心情感通过一首好作品表达出来,那么对作家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愉悦”。

屠岸有诗人的精神,晚年的他精神矍铄,心态开朗,对自己的年龄并不在意。据《北京晚报》消息,去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因为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我总要见上帝,什么时候上帝要我去我就去,但在我还没去之前,我还要非常愉快地工作,能够做多少就做多少。”

作为国内首位完整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翻译家,屠岸多次提到自己被莎翁的艺术所征服,“十四行诗音韵优美,形式整齐,每一行都是抑扬格五音步,整首诗的押韵也十分讲究”。

他也把这一理念移用到诗歌翻译上,“拥抱原诗是精神上的共振、融合,要把原作者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体会诗人的创作情绪。有时翻译不成功,非常困惑,千方百计地找到表述方式,特别是用于押韵的字词,最后就像追求爱人一样,终于追到了,是一种精神狂欢”。

“诗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只要人类不灭,诗歌就不亡。”这是屠岸先生生前说过的话,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愿他如莎翁的诗那样,“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长”。

屠岸个人资料

屠岸先生是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出版家,1923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市,原名蒋壁厚。自幼家学深厚,并受母亲影响热爱诗歌和文学创作。他从少年时代开始写诗,到现在八十年笔耕不辍。历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干部,华东文化部副科长,《戏剧报》编辑部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六、七届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2011年11月,获得“2011年中国版权产业风云人物”奖。

1923年11月22日,屠岸出生于江苏常州文笔塔下的一个书香世家。

小学一年级,屠岸在女西校度过。二年级,转入冠英小学(觅渡桥小学前身),一直读到毕业。小学三年级时,母亲亲自教授他中国古典文化,培养了他一生爱好诗歌的感情传统。

屠岸于194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肄业。

1941年开始发表诗歌。

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69年,文革初期,军宣队宣布,屠岸必须在国庆前夕离开北京下放,屠岸下放到河北省怀来县沙城土木乡。[2]

1969年深秋,屠岸从土木乡搬迁到宋家营。

1970年元旦后,剧协又一次迁移,转到河北省宝坻县,分住在几个村里。屠岸分配到北清沟。屠岸和妻子的书籍都被没收,但是他依然在心中默念无字之书。

1970年9月,干校再次迁移,屠岸从宝坻搬到静海县的团泊洼。

1972年,“斗私批修”,屠岸做了两次思想检查,最终通过,恢复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生活。从1969年4月初步解放,到1972年7月才彻底解放。

1973年1月接到通知:屠岸的妻子妙英到出版口(后来发展成新闻出版总署)工作,屠岸分配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

曾任《戏剧报》编辑、编辑部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副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学编辑室副主任、主任及副总编、总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编审等职务。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

2017年12月16日下午5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2017年12月16日,屠岸在京逝世,享年94岁。

常州吟诵

常州吟诵,又名吟诵调,是常州的传统音乐形式,用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常州话吟诵。介于唱和读之间的吟唱古典诗词文章的艺术。它横跨文学、音乐、语言三门学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员,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吟诵艺术属“小众文化”,与古琴、昆曲相仿,标志着民族文化的最高水准,具有文学、音乐、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常州吟诵的基本内容相当丰富和全面,,主要有吟诗的音调(包括吟七律、七绝、五律、五绝等“近体诗”的音调和吟“诗经”、“乐府”、“楚辞”、杂言诗等“古体诗”的音调),吟词的音调以及吟文言文的音调等。常州吟诵是中国古代诗歌吟唱形式流传于今的重要见证,它不仅展现了历史上文人阶层吟诵音乐的风貌,也很好地保存了吴语的音韵特色,为我们今天了解中古时期南方诗歌的演唱特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很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小编看法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屠岸老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和翻译家,是当之无愧的翻译界乃至中华文坛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师!屠老先生的话给了我们每一个国民以警醒,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精神文明却一味追求物质满足,这个国家还会长久吗?一代代见证历史的老人慢慢走了,我们长大了却失去了这些精神,诗歌是人类心灵的声音。人类不灭,诗歌不亡!

最近更新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1 www.jrlady.cn , All Right Reserved. 佳人女性网 版权所有